所谓才艺不过是坚持而已
所谓才艺不过是坚持而已,生活中,许多父母为了自家孩子不比别人孩子差,在孩子小时候,就培养孩子学才艺。但孩子学才艺是需要坚持的,下面是所谓才艺不过是坚持而已的文章!
所谓才艺不过是坚持而已1
见过这样一个女孩,幼儿园时妈妈带她去学游泳,她脚板是平的,俗称“鸭脚板”,游泳一学就会,而且学得相当好,教练觉得这个孩子在游泳方面是个可塑之才,建议她的妈妈送她去市体校,将来会有机会进国家游泳队。
女孩的妈妈拒绝了,然后这个女孩就放弃了游泳训练。上小学时周围的女孩子都在学钢琴,这个女孩也开始学。到小学三年级,她妈妈又让她上英语辅导班。到小学六年级时,钢琴课早就停了,这中途还上过绘画、跳舞等别的兴趣班,迫于考试的压力,英语课外班倒一直上,但并未显著提高她小升初的英语成绩。
初一时,这个女孩自己忽然意识到有门才艺是件很出风头的事,她跟妈妈提出想学琵琶,妈妈又去给她报班学习。但这时学业压力太重,已经抽不出更多时间来练习,学了几次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到女孩高中时,尽管她有着天使般的脸蛋,但游泳方面的天赋早已丧失殆尽,游不了多久就会呛水,绘画、舞蹈、钢琴、琵琶等曾经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学过的兴趣没有一项能拿得出手,更别提英语了。
以上的案例并不是个案,现在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兴趣问题上有这样两种极端观点:
1、想学什么就让他学什么,总是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。
2、兴趣就是好玩,学不学都行,我没学什么还不是一样活得很好,干啥要把童年搞得那么累。
孩子可能某个时期在某个认知上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天赋,比如,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画画,画很久都很专注,也不觉得累,而有的就觉得画画真不好玩,画不了几笔就跑没影了。
这时,我们可以说那个能画很久的孩子对画画很有兴趣,你若问他喜不喜欢画画,他也会说喜欢。但如果父母带他们去上绘画班试图把这个画画的兴趣固定下来,他们可能学不了多久就出现畏难情绪,父母也感觉不到他们对画画的热情了。此后即使不上这个兴趣班,他们也回不到最初对画画的迷恋上了。
是他们对画画没有天赋吗?也不一定,天赋不是个标签随时贴在身上,它需要持续打磨才能成形,不打磨,曾经有的一点点也可能会消失。开头提到的那个女孩在游泳上的表现就是小时候看似有天赋,中止练习后这个天赋也就泯然众人矣。
对所有孩子来说,兴趣是开始一项认知练习的敲门砖,但如果学一段时间之后最初表现出来的兴致丧失,那和没有这个兴致也在进行这项练习的孩子来说,两个孩子的起步没有多大差别。
如果两个孩子有一天站在同一个竞技台比赛,那么谁练习的时间长,花费的心力多,谁就更能获胜。从根本上来说,孩子有没有什么浓厚的兴趣并不是重点,重点是,父母能否和孩子一起找到一项他至少不强烈反感的兴趣,不管多苦多累,都能坚持学下来。
如何坚持学下来?请不要一上来就指望孩子自动生成良好的自制力。良好的自制力不是来自外界的压力,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望,但在孩子小的时候,家长的半强迫半引导是完全必要的。半强迫是因为练习某项技能的过程极为枯燥,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健全,很难忍受枯燥的感觉。
半引导是因为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,不能因粗暴强迫让他产生强烈的抵触和逆反情绪。这样的孩子如果在一项技能的练习上达到了某种较高的'程度,他便能体会到拥有这项技能所带来的好处,进而才会对此产生愿意主动继续研究下去的兴趣。
所以我们总能看到,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都会有主动学习的欲望,但在他们学习成绩好这个事实达成之前,他们也未必喜欢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。
如果真打算学习一项才艺,那最多的时间就是小学六年,初中之后他们便再无更多精力用于此。无论父母是出于功利心指望学点才艺为小升初加分,还是出于培养孩子的情操,都应该从一开始就固定一到两项坚持下去,而不是把时间用于反复选择和判断孩子真正的兴趣上。
所谓才艺不过是坚持而已2
断断续续的,小米学舞蹈也满1年了。
在给小米报舞蹈班之前,我很认真地和她谈了一次话,主题就是学舞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如果决定要学,就要能够做到坚持,坚持练习,坚持枯燥的基本功,坚持着把兴趣,就成一种习惯。我不要求你学得有多么专业,也不要求你必须要去考级,只希望你能学会坚持。
对于我的要求,小米同学想了一会儿,告诉我,她能做到,坚持。
其实最初我是有点怀疑的。毕竟那时做出决定的小米,才4岁。可是第一节舞蹈课时,就让我惊讶,看着她认真学习的那一举一动、一招一式,就忍不住想笑——是欣慰的笑,骄傲的笑。第二节舞蹈课时,老师也很惊讶,因为从小米的一举一动、一招一式来看,她是回家复习过的。
是的,从第一节舞蹈课后,小米就开始了在家练习的“舞蹈时间”。每天晚上7点至8点,她都根据我在舞蹈课上拍下来的视频,一遍遍地练习。压脚背组合、勾绷脚组合、吸腿组合、压胯组合、推腰组合、横叉、竖叉、踢旁腿、踢正腿。这么些枯燥无味的基本功,小米也是每天都在坚持着练习。所以老师说,小米的条件不是最好的,但她的进步是最明显的。
这期间,其实也曾动摇过。在练基本功练得痛苦的时候,在动作练得不到位,被我指出来时,小人儿发脾气的时候,小米同学也动摇过,不想练了,不想练了。可是一想到她喜欢的舞蹈课,一想到放弃所带来的后果,小人儿又咬牙坚持了。即使,练竖叉时疼得直哭,也依然哭着在坚持----她的身体条件并不是很好,有的小朋友可以轻松做到的竖叉,她得坚持着天天练,练上一两周,才能出效果。坚持,是她最大的法宝。
所以我一直很佩服她,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这么咬牙坚持下来的。至少,我做不到。
其实关于学艺,关于坚持,有的时候不仅仅是孩子的事,至少有一半,也关乎家长的态度。
最初,孩子学艺,80%都是因为兴趣。因为喜欢,才会去学。但孩子又多半都是爱玩的,当玩耍与学艺之间产生冲突时,该如何选择?此时,家长的态度犹为关键。
有一类家长,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,孩子愿意学就学,学了之后要放弃也无所谓。这个态度固然是好,但有的时候,孩子并没有太多预见或是自制力,如果是那种既没自制力又爱玩的,就很有可能因为爱玩,而放弃了学艺。然后等到了一定年龄之后,再回头,又会后悔当初的放弃。比如我,小时候曾经师从一位名师学习国画,又曾经师从一位名书法家学过几天的书法,还有小学的一位音乐老师主动要教我学手风琴,最后,全都被我放弃了。究其原因,就是因为贪玩。长大后,不只一次地后悔,如果当初能够坚持下来,如果当初父母能逼着我不放弃。
所以有时候,坚持不仅仅是孩子的事,也是家长的事。教孩子学会坚持,这是家长在让孩子学艺时应该要做到的。当然,在孩子学艺时,先要确保,这项才艺是孩子喜欢并愿意去学的。如果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兴趣,那又另当别论。
可是又有另一类家长,抱着拔苗助长,或是期待过高的态度,来对待孩子的学艺。要求孩子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,如果孩子不好好学,就会责骂甚至责打。这样的家长,在我看来,又有些过犹不及了。
掌握好一个度,是家长需要做到的,其实也是调适好家长的心理,然后再用家长的心态,去影响孩子的心态,从而教会孩子坚持。
以小米练竖叉为例,刚开始练的时候,她只要一下腿就会疼得直哭。我并没有要求她必须一下子就能把腿直接压在地上,只是告诉她,下到最大限度之后坚持数五个数就可以。第一天数五个数,第二天数十个数,第三天数十五个数。循序渐进,一直到坚持上一分钟,然后再试着往下压一点,再开始第一天数五个数,第二天数十个数,第三天数十五个数。我们做不到完美没关系,但我们在坚持。我们练的时候会痛没关系,我们坚持哭着练完。而妈妈,会一直陪在身边。
就是在这样的坚持中,小米的竖叉终于练成了,终于可以轻松地下去,面带微笑。
忘了是在哪看到的了,如果一件事情,坚持做上21天,就会成为一种习惯。我就是想让小米能够做到坚持,然后让坚持变成一种习惯。而当习惯形成之后,不仅是学艺,在其他事情上,也同样就能做到坚持了。
而要让孩子做到坚持,家长的陪伴也至关重要。其实现在,对于小米学舞蹈,我有点坚持不下去了。因为每天小米练舞蹈时,都要拉着我一起练。那些枯燥的基本功啊,那些考较柔韧度的基本功啊,练得我总是大喊救命。小米还要在上舞蹈课时告我一状,比如妈妈都弯不下腰,比如妈妈经常做错动作。
好在小米同学还是比较宽容的,免去了我做横叉与竖叉这两个打死我都做不了的动作,在我跟着她一起踢旁腿、踢前腿时,允许我尽自己的努力,踢到哪算哪,而在掰旁腿、掰前腿时,也允许我意思意思,当她把我的腿掰到我大叫救命时就不再掰了,不象她那样,要掰成一条直线才完事。只不过,我真的很想对小米说,当我弯不了腰时,能不能别直接帮我往下压啊?可怜我那一把老骨头,咔嘣咔嘣直响。
但是无疑,在我的陪伴与参与下,更好地促进了小米同学练基本功的乐趣,以及坚持的动力。所以一直认为,家长的陪伴,是孩子坚持的最大助力。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与命令,一味的指责与强迫。其实我曾经也犯过错,在小米因为不愿意接受我指出她某个动作不到位而发脾气、闹别扭、使性子时,也跟着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发作,对她横加批评,并加以威胁,威胁她如果还要发脾气,不好好练,以后就别练之类的。但这样真的很不好,非常之不好,只会让彼此都不愉快,次数增加的话,还有可能让孩子因为不愉快的经历、不愉快的心情而对原本喜欢的才艺失去了兴趣。所以我及时修正了自己的方式,开始参与,和小米一同练习,才真正地发现,坚持,真的不是很简单的一件,也因此,而更加地佩服小米的坚持。
所以,和风细雨的方式,陪伴与参与,让孩子充当家长的小老师,或者在练习的时间段里,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允许孩子随意发挥,比如让孩子自编一段舞蹈,比如让孩子随意弹一段自编的曲子等等,留给孩子掌握的时间,同样能让孩子对才艺学习,更能坚持。
至于能学出什么水平,这就不强求了。毕竟学习的初衷,也只是因为喜欢。